當你見到一些做事執著的朋友,如愛乾淨勤洗手、出門前重複檢查門窗等,是否很自然會問:「你有強迫症嗎?」當然隨口一句玩笑,並不代表真的患上精神病。到底不停洗手的表現到什麼程度,才算得上強迫症呢?對患者的生活造成怎樣的困擾呢?強迫症這個都市精神問題,會衍生到生理病嗎?今次小編邀請到精神科專科醫生梁偉正醫生,為大家一一拆解疑點!
梁醫生提議用3個問題來測試一下有沒有患上強迫症:
√ 有沒有強迫自己,多次、重複,並持續長時間地洗手?
√ 出門多番檢查門鎖,即使重複檢查5次、10次仍放心不下?
√ 遇到不合理的事會不斷想著超過5、6個小時?
不停洗手唔係潔癖咁簡單
醫學上來說,強迫症患者的極端表現,是心理與行為上的被迫性行為。「強迫症和有潔癖的人士在洗手時思想上會有分別,有潔癖的人洗手是為了洗乾淨,但患有強迫症的人,他們洗手如果洗不夠10到15分鐘,就會覺得有壓力,有強烈的壓迫感驅使他這樣做。若然遇到問題沒有解決,心裡就會持續5、6個小時的痛苦,這就是強迫思想。」梁醫生會經常遇到一些患者,因為過度洗手導致皮膚發炎,即使再三囑咐也難以控制得到。
瘋狗症恐慌 行街後不停照鏡
強迫症患者表現千奇百怪,其中一位約四十歲的男性患者,讓梁醫生記憶猶新。「他精於讀書,但非常害怕會患上瘋狗症,當在街上被輕微碰撞,他都覺得是有貓狗傷害他,可能2個小時後回到家中,仍要不停照鏡,再三確認自己沒有被貓狗傷害過的痕跡,這讓他無法正常生活,嚴重影響到工作。」
不停看手機是強迫症?
現代人「機」不離手,一有時間就不由自主去check自己的WhatsApp、Facebook有無信息update。這又跟強迫症有無關係呢?「其實這種現象也要視乎程度,才能確定這個人是否患上強迫症。有些成年人專注力不足,但又缺乏耐心,他們需要有刺激感才會舒服。而手機帶來的未知世界,是現代人所渴求的刺激感受。他們放下手機感到無聊了,就會又拿起按一按才有刺激感。這未談得上是強迫症,當然,亦有可能只是掛住女朋友啦!」梁醫生更指出,「低頭族」所引致的強迫症問題,是在智能電話面世後才有,亦是醫學界精神科領域需面對的新挑戰,與其他病症一樣,要視乎患者的行為,對正常生活造成什麼程度上的困擾,才能斷定是否患上強迫症。
抗拒朱古力 驚到行埋一邊
強迫症患者不僅自己生活受阻,也有可能影響到身邊的人。梁醫生分享:「有位患者極不喜歡朱古力,在家裡見到家人拿著朱古力就會感到很抗拒,自行離開。」有醫學研究表示,強迫症與生活環境因素息息相關,每3個強迫症個案中,約有1個是由壓力引致病發。梁醫生鼓勵患者家屬:「病情輕微的患者可能會不想看醫生,溝通上家人要多一點支持,理解和包容他們的異常行為,慢慢鼓勵他去求醫,讓專業醫生評估他的病情,再作適切治療。」
強迫症副作用難逃一「肥」
一般傷風咳嗽不吃藥,一星期就會痊癒。但精神病的治療,尤其是強迫症至少半年以上才見成效。「在傳統上使用藥物有血清素回收抑制劑,如百憂解(Zoloft)、樂復得(Prozac)等。抑鬱症患者服用百憂解(Zoloft)劑量20mg就可以,但強迫症則需用上60mg,伴隨的副作用亦相對增加,如容易疲倦、肥胖或者腸胃出現問題等。因此醫生會附加一些重性鎮靜劑(Antipsychotic),緩解藥物副作用。」另外,認知性行為治療亦是常見的治療方法,但對於嚴重患者來說毫無作用,需結合藥物輔助,才能發揮治療效果。
梁偉正 精神科專科醫生
梁偉正醫生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,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資格。在公立醫院工作多年,曾於青山醫院、瑪麗醫院及葵涌醫院工作。梁醫生更編寫《釋放心中的艾味未?》一書,希望把“心理健康”的訊息帶進社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