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為中文版 Site Map Contact Us
Medical & Health
避免醫療失誤的自保法
Back

近期環繞鄧桂思女士的醫療事件話題,在社會上引發的討論不絕。但在這裡我暫不詳細討論有關鄧女士的個案,反想與讀者探討一下醫療紀錄的問題,因為這其實和我們每個人都切身相關。

 

一般市民看病時會告訴醫生相關病情,以為這便會把資料記錄在案,日後翻查便不會有遺漏。但事實並非那麼簡單,須知道在電子化醫療紀錄年代以前,病人有什麼特別病徵,或需要注意的事項如藥物敏感,醫護人員都會用特別顏色的印章大大的蓋在病歷本上,這些工序大多由護士執行,醫生相對較少做這個工作。

 

理論上,現今電子病歷或醫療紀錄可以把病人的疾病史、健康狀況等紀錄得更全面。但在電腦範疇中,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:"Garbage in, garbage out",就是說要輸入有用的資料,才能在電腦上看到有用的資訊,反之亦然。在電子病歷系統的設計上,可以讓醫生一邊診症,一邊輸入資料,而輸入的資料將來可以用得著,這是極之考究系統設計者的功夫。以藥物敏感為例,以前只要護士拿起枱上的紅印打在病歷表上,以後每一個接觸同一病人的醫護人員便知道該病人有藥物敏感史。但在電子病歷或醫療紀錄上,縱使醫生輸入了病人的藥物敏感史,那只會是在一大堆文字檔裡出現的其中一句,要是在醫生看病時把紀錄顯示出來或作出提示,必須開設特定的藥物敏感檔案,所以起不了很大的提醒作用。

 

以上我所說的並不是為醫護人員開脫,或者埋怨病歷電腦化失敗;而是想大家明白每一個程式都是異常複雜,絕不是簡簡單單、隨隨便便就能拿出來用。一方面醫院和醫護人員都需要想辦法,不斷完善電腦化病歷的系統設計和運用;而作為病人或家屬,亦不能理所當然地以為在病歷電腦化後,醫生會全面瞭解病人的病史。病人看病時,如有任何特別或重要的注意事項、藥物敏感史,都要不厭其煩,再一次告訴醫生,這是最好的自保方法。




朱偉星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

前醫院管理局東聯網家庭醫學部部門主管,現任新城財經台《我的事務所》及港台第一台《精靈一點》嘉賓主持。